電動自行車奏響“智能化”主旋律
發布時間:2022-01-18瀏覽次數:3597
“后疫情時代,要聚焦兩輪出行產業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趨勢。”在近日舉辦的2021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自行車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鄭小玲表示。在摒棄了價格戰后,電動自行車行業朝著高品質演進的同時,智能化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自行車行業規模企業收入同比增長 22.4%,利潤增長 36.8%。在新國標、共享經濟及產業升級推動下,電動自行車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3億輛,市場規模達到全球第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行業卻存在競爭低質化、產品創新力低等問題,整個行業擁抱產業互聯網,加速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兩輪電動車智能化依然處在破局前的探索期,2021年行業推出了不少智能產品,智能化探索圍繞 “充得快”“跑得遠”“夠聰明” 三個維度真正解決用戶痛點。
傳統電動自行車品牌加大智能化布局。電動自行車行業拓展智能化要滿足市場需求,數據顯示約55%的消費者購買電動自行車時把智能化作為搜索依據。同時,智能化作為產業的升級,將打破電動自行車行業同質化嚴重的困境,引領行業進入全新的品質競爭時代。
業內人士指出,在“雙碳”背景下,兩輪出行產業仍有很大發展潛力。行業頭部企業通過電動自行車讓數字化和傳統產業實現更好融合,同時更開啟了電動自行車產業互聯網革命。但在行業快速發展背后,充換電需求及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
2021年11月8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公開表示,2021年以來,全國已經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1萬多起并造成人員傷亡,相對車輛本身質量,多數電動車起火原因來自電池質量及電池充電或使用不規范。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存在“緊迫性、嚴峻性、復雜性”;同時,提高產品自身及電池質量和使用安全、加速推動電動自行車換電設施建設等成為各大城市、電動自行車企業和共享運行平臺的發力重點。
目前,兩輪電動車最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中,僅涉及安全的標準條款就增加了16條。專家指出,電動車起火事件主要起火源在于電池,對電池外殼進行相關的防火阻燃技術處理,可以很大程度降低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發生的幾率。隨著兩輪電動車充換電技術的發展迭代,前沿智能技術將有效為消費者用電安全保駕護航。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電動自行車作為數千億規模的巨大產業,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走向全球化,服務數十億人的出行。目前,我國有超過100萬家電動自行車相關企業,65%的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電動車還有很大的消費升級空間,換電、快充、智能化是業內提及較多的趨勢,也是行業未來的布局重點。而其中,行業頭部企業在電動自行車未來的智能化發展趨勢中將起到積極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該專家表示,電動自行車行業正朝著輕量化、鋰電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其中,智能化作為行業品牌最關注的發力點,將帶動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電池技術安全創新升級及換電市場的崛起。而在這之中,通過技術實現用電安全也是智能化進程中行業的明確目標之一,更是技術不斷創新迭代希望解決的最大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