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電動自行車行業為何表現亮眼!
發布時間:2020-08-28瀏覽次數:3646
一、生產情況;
2020年1~6月,全國自行車制造業主要產品中,電動自行車完成產量1170.1萬輛,同比增長10.3%。其中,6月當月,電動自行車完成產量307.3萬輛,同比增長48.4%。
二、效益情況;
2020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自行車制造企業營業收入692.8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利潤總額28.7億元,同比增長24.8%。
其中,電動自行車營業收入377.4億元,同比增長13.4%,實現利潤總額16.7億元,同比增長31.6%。
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上半年,電動自行車產銷量、營業收入、利潤,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6月份增長更明顯。
中國作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國內電動車產業鏈十分成熟、完善。
2020年疫情突發,很多產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但國內電動自行車行業復蘇非常迅速,從今年3月中旬起,整車企業銷量增長、營收增加,比去年同期不受疫情影響時還要厲害。
究其原因,《人民日報》產經版面——“危中尋機謀轉型”系列報道,作出了探究及評論:
產量同比實現由負轉正,經濟效益回升…… 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但電動自行車行業為何表現如此亮眼?
一、新模式;
過去自行車銷售多以線下門店為主,疫情防控期間傳統線下銷售渠道受阻,企業積極轉變思路,將資金和精力轉投線上。在線面對消費者是大勢所趨,疫情防控中加快了各個企業的線上布局,助力行業加速釋放產能。
中國自行車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新型消費迸發出巨大潛力,線下不再是產品銷售的唯一途徑。隨著行業骨干企業紛紛采用線上新零售模式開拓市場,線上消費將逐步成為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二、健康出行深入人心;
在疫情期間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為有效減少人際接觸,專家建議大家用自己的代步工具出行。即走即停、有效減少人際接觸、環保便捷的兩輪出行工具自然成為更受推崇的個人出行方式,逐漸深入人心。
全行業抓住這一產業發展新機遇,從新模式中開拓市場、從新產品中贏得主動,從新服務中捕捉商機,提升產業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疫情沖擊是短暫的,行業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疫情過后需求還將持續釋放,銷量還會保持增長,行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三、國外市場需求旺盛;
自3月份以來,不僅國內市場銷量出現增長,歐洲等海外市場同樣出現了高速增長,除了疫情影響以外,銷量增長的另一原因是,多個國家對國民購車給予了補貼優惠。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輪電動車出口國,海外市場增長的受益者當然是國內的電動車品牌。
四、總結。
無論從環保角度還是能源角度看,未來電動自行車都需要有一個大的發展,其開發將關系到眾多工業的興衰,可能成為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一種小型、中速和短途的日常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是十分理想的,其在中國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和廣闊的應用前景。